6ES7321-1BL00-0AA0参数详细
与以太网接口的西门子触摸屏的通信
配置通信连接
用户通过以下步骤可创建以太网接口的西门子触摸屏与S7-200 SMART CPU的以太网通信,在此以设备Smart 1000 IE为例。
在WinCC flexible的主工作窗口中添加与CPU的连接与上文中RS485接口的西门子触摸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介绍连接参数设置及下载项目等。
设置连接参数,首先选择Smart 1000 IE的接口为“以太网",即触摸屏的以太网接口。选中该接口后,该接口的参数设置窗口将在其下方自动显示。设置触摸屏的IP地址为,该IP地址必须与Smart 1000 IE设备的IP地址相同。 在“PLC设备"窗口设置CPU的IP地址,此处设置CPU的 IP地址为,如图1所示。
注意:为Smart 1000 IE设置的IP地址必须不同于CPU的IP地址,二者不能重复。
图1. 设置通信参数
连接参数设置完成之后还需设置Smart 1000 IE设备的IP地址。在触摸屏的“Transfer Settings"界面单击左下角的“Advanced"按钮,在“Ethernet Settings"对话框中输入Smart 1000 IE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输入完成后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OK"按钮保存设置,如图2所示。
图2. Smart 1000 IE的IP地址
下载项目文件
要将配置好的项目下载到Smart 1000 IE设备上,需要保证HMI设备的通信口处于激活状态,可通过HMI设备的“Control Panel">“Transfer"进行设置。选择以太网方式下载项目时,需要勾选“Ethernet"右侧的“Enable Channel",如图3所示。
图3. 通信口使能
在WinCC flexible 软件的菜单栏选择“项目">“传送">“传输",单击“传输"即可打开“选择设备进行传送"窗口,如图4所示。在“选择设备进行传送"窗口,选择传输模式为“以太网",“计算机名或IP地址"处输入HMI设备的IP地址,参考上文在此设置IP地址为。
图4. 传输设置
IP地址设置完成后,点击图4中的“传送"按钮,待传送状态显示为“传输完成"时,至此已成功通过以太网模式将项目传送到HMI设备
1) 故障安全型的PLC在硬件模板的设计上与普通PLC是有区别的。
比如,在输入、输出模板上,都是双通道的设计,可以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比较和校验;另外,在模板上也增加了更多的诊断功能,能够对短路或者断线等外部故障进行诊断。另外,安全的CPU通过一定的校验机制,可以保证信号在PLC内的传输和处理都是准确的,而普通的CPU则不能处理安全的信号。
2)故障安全型的PLC是经过安全认证的,能够被用于安全系统,也能被用于普通系统;但普通的PLC不能被用于安全系统。
3)安全程序中的标准安全功能的功能块也是经过安全认证的,普通程序的功能块是没有经过认证的。
4)安全型的PLC之间的通讯是通过PROFIsafe协议来保证数据安全的。而普通的PLC之间的数据交换是通过PROFIBUS 或 PROFINET 协议来保证数据安全的。而PROFIsafe 协议是加载在PROFIBUS 或 PROFINET 协议层之上的,在数据中增加了更多的校验机制,因此可靠性更高。
另外,故障安全系统中可以将安全模板与标准模板混用,也可以使用标准的PROFIBUS 或 PROFINET网络进行安全数据的传输
西门子主机模块6ES7315-7TJ10-0AB0
设定组属性
2.6 在连接?组的导航台右侧,单击"add",在组态数据源的OPC条目中添加WinCC变量管理器中的变量,相应的数据类型。在组态数据目标数据库变量中选择相应的数据库和表格,以及数据列和时间列。完成组态后保存.xml文件。如图7和图8所示。
注意:
添加变量时须激活WinCC项目,开启WinCC的OPC Server。
确认数据源的变量和数据目标的列名类型一致,实际应用中,数据源和数据库中某些数据类型并不吻合。
图7:选择数据源变量
图8:选择数据库表格列名
2.7 用Industrial Data Bridge Runtime打开.xml文件,单击"connect"连接数据库,连接初始化后,单击"start"开始运行。如图9所示。
图9:运行Industrial Data Bridge Runtime
2.8 在Oracle数据库管理台中查看数据记录。如图10所示。
图10:Oracle数据记录
如果数据库选择MS Access和MS SQL Server,组态步骤和Oracle一样
当用户了解了西门子plc程序的结构后,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与所选择的PLC型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PLC程序的结构框架,并着手进行西门子plc程序的设计工作。
程序设计与系统硬件设计、系统调试密切相关。软件设计阶段所需要的控制要求、操作界面、PLC型号、I/O地址等都必须在硬件设计阶段已经完成;而程序的输入与编辑、程序检查、程序调试等工作需要在程序编辑与系统调试阶段完成。
对于简单的PLC程序,也可以直接通过PLC的编辑软件,在编辑软件上同时完成程序的设计与输入过程。
1.选择程序结构
作为西门子plc编程软件设计的步,首先需要确定的是PLC程序的基本结构体系。程序结构体系由如下两方面因素决定:
①所使用的PLC型号。PLC型号从客观上规定了可以采用程序结构,如:当PLC选择为S7-200时,只能选择线性化结构或主一子程序的结构形式:当选择的PLC为S7-300/400时可以采用线性化结构、调用式结构或结构化编程。
②控制系统的要求。如果控制系统的要求较简单,PLC程序的长度不大,出于简化调试、减少程序设计工作量等方面的考虑,采用线性化结构可以省略编写程序块、功能块、数据块、局部变量等工作,提高编程的速度。如果控制系统较复杂,程序所占的容量较大,为了使得程序便于分段阅读与调试,可以考虑采用调用式结构( S7-300/400)与主一子程序结构(S7-200);如果控制系统十分庞大,程序异常复杂,或是系统相类似的控制要求较多,在S7-300/400上可以优先考虑采用结构化编程。
2.建立程序文件
建立程序文件包括编写I/O地址表、定义符号地址、编写程序说明等内容,其目的是为程序设计提供方便。
在S7中,一般是直接利用编程软件,通过编程软件的“符号表编辑器”对“符号地址表(SymbolTable)”的编写,一次性完成I/O地址、符号地址、数据格式、注释等全部工作。
3.编辑逻辑块
在选定了程序的基本结构体系与完成符号表的编辑后,即可着手进行PLC程序中各类逻辑块的编辑。
逻辑块的编辑包括了编写逻辑控制程序与定义程序变量两部分内容。
逻辑控制程序可以通过梯形图、功能块图,指令表等方法编写:程序变量应通过“变量声明表”建立与明确(内容见本节后述),对于线性结构的PLC程序也可以不使用变量与变量表。
如果采用的是线性结构,只需要直接编写组织块OBl;如果选择的是分块式结构,则应首**行FC、FB等基本逻辑块的编制,后才能编写组织块。通过编程软件输入程序时,同样应该遵守这一原则,因为,如果基本逻辑块未编制完成,在OB1中将无法确定逻辑块所需要的赋值参数,在输入逻辑块调用指令时将引起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