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铜陵授权代理商
4可编程控制器基本类型
可编程控制器类型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4.1按控制规模分
控制规模主要指控制开关量的入、出点数及控制模拟量的模入、模出,或两者兼而有之(闭路系统)的路数。但主要以开关量计。模拟量的路数可折算成开关量的点,大致一路相当于8~16点。
依这个点数,PLC大致可分为微型机、小型机、中型机及大型机、超大型机。
微型机控制点仅几十点,为OMRON公司的CPM1A系列PLC,西门子的Logo仅10点。
小型机控制点可达100多点。如OMRON公司的C60P可达148点,CQM1达256点。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7-200机可达64点。
中型机控制点数可达近500点,以至于千点。如OMRON公司C200H机普通配置多可达700多点,C200Ha机则可达1000多点。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7300机多可达512点。
大型机:控制点数一般在1000点以上。如OMRON公司的C1000H、CV1000,当地配置可达1024点。C2000H、CV2000当地配置可达2048点。
超大型机:控制点数可达万点,以至于几万点。如美国GE公司的90-70机,其点数可达24000点,另外还可有8000路的模拟量。再如美国莫迪康公司的PC-E984--785机,其开关量具总数为32k(32768),模拟量有2048路。西门子的SS-115U-CPU945,其开关量总点数可达8k,另外还可有512路模拟量。等等。
以上这种划分是不严格的,只是大致的,目的是便于系统的配置及使用。
一般讲,根据实际的I/O点数,凡落在上述不同范围者,选用相应的机型,性能价格比必然要高;相反,肯定要差些。
自然,也有特殊情况。如控制点数不是非常之多,不是非用大型机不可,但因大型机的特殊控制单元多,可进行热备配置,因而采用了大型机。
1.4.2按结构划分
PLC可分为箱体式及模块式两大类。微型机、小型机多为箱体式的,但从发展趋势看,小型机也逐渐发展成模块式的了。如OMRON公司,原来小型机都是箱体式,现在的CQM1则为模块式的。
箱体的PLC把电源、CPU、内存、I/O系统都集成在一个小箱体内。一个主机箱体就是一台完整的PLC,就可用以实现控制。控制点数不符需要,可再接扩展箱体,由主箱体及若干扩展箱体组成较大的系统,以实现对较多点数的控制。
模块式的PLC是按功能分成若干模块,如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电源模块等等。大型机的模块功能更单一一些,因而模块的种类也相对多些。这也可说是趋势。目前一些中型机,其模块的功能也趋于单一,种类也在增乡。如同样OMRON公司C20系列PLC,H机的CPU单元就含有电源,而Ha机则把电源分出,有单独的电源模块。
模块功能更单一、品种更多,可便于系统配置,使PLC更能物尽其用,达到更高的使用效益。
由模块联结成系统有三种方法:
①无底板,靠模块间接口直接相联,然后再固定到相应导轨上。OMRON公司的CQM1机就是这种结构,比较紧凑。
②有底板,所有模块都固定在底板上。OMRON公司的C200Ha机,CV2000等中、大型机就是这种结构。它比较牢固,但底板的槽数是固定的,如3、5、8、10槽等等。槽数与实际的模块数不一定相等,配置时难免有空槽。这既浪费,又多占空间,还得占空单元把多余的槽作填补。
③用机架代替底板,所有模块都固定在机架上。这种结构比底板式的复杂,但更牢靠。一些特大型的PLC用的多为这种结构。
1.4.3按生产厂家分
目前生产PLC的厂家较多。但能配套生产,大、中、小、微型均能生产的不算太多。较有影响的,在中国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公司有:
德国西门子公司:它有SS系列的产品。有SS-95U、100U、115U、135U及155U。135U、155U为大型机,控制点数可达6000多点,模拟量可达300多路。近还推出S7系列机,有S7-200(小型)、S7-300(中型)及S7-400机(大型)。性能比S5大有提高。
日本OMRON公司:它有CPM1A型机,P型机,H型机,CQM1、CVM、CV型机,Ha型、F型机等,大、中、小、微均有,特别在中、小、微方面更具特长,在中国及世界市场,都占有相当的份额。
美国GE公司、日本FANAC合资的GE-FANAC的90-70机也是很吸引人的。据介绍。它具有25个特点。诸如,用软设定代硬设定,结构化编程,多种编程语言,等等。它有914、781/782、771/772、731/732等多种型号。另外,还有中型机90-30系列,其型号有344、331、323、321多种;还有90-20系列小型机,型号为211。
美国莫迪康公司(施奈德)的984机也是很有名的。其中E984-785可安31个远程站点,总控制规模可达63535点。小的为紧凑型的,如984-120,控制点数为256点,在大与小之间,共20多个型号。
美国AB(Alien-Bradley)公司创建于1903年,在世界各地有20多个附属机构,10多个生产基地。可编程控制器也是它的重要产品。它的PLC-5系列是很有名的,其下有PLC-5/10,PLC-5/11,……PLC-5/250多种型号。另外,它也有微型PLC,SLC-500即为其中一种。有三种配置,20、30及40I/O配置选择,I/O点数分别为12/8、18/12及24/16三种。
日本三菱公司的PLC也是较早推到我国来的。其小型机FI前期在国内用得很多,后又推出FXZ机,性能有很大提高。它的中、大型机为A系列。AIS、AZC、A3A等。
日本日立公司也生产PLC,其E系列为箱体式的。基本箱体有E-20、E-28、E-40、E-64。其I/O点数分别为12/8、16/12、24/16及40/24。另外,还有扩展箱体,规格与主箱体相同其EM系列为模块式的,可在16~160之间组合。
日本东芝公司也生产PLC,其EX小型机及EX-PLUS小型机在国内也用得很多。它的编程语言是梯形图,其专用的编程器用梯形图语言编程。另外,还有EX100系列模块式PLC,点数较多,也是用梯形图语言编程。
日本松下公司也生产PLC。FPI系列为小型机,结构也是箱体式的,尺寸紧凑。FP3为模块式的,控制规模也较大,工作速度也很快,执行基本指令仅0·l微秒。
日本富士公司也有PLC。其NB系列为箱体式的,小型机。NS系列为模块式。
美国IPM公司的IP1612系列机,由于自带模拟量控制功能,自带通讯口,集成度又非常之高,虽点数不多,仅16入,12出,但性价比还是高的,很适合于系统不大,但又有模拟量需控制的场合。新出的lP3416机,I/O点数扩大到34入、12出,而且还自带一个简易小编程器,性能又有改进。
国内PLC厂家规模多不大。有影响的算是无锡的华光。、它也生产多种型号与规格的PLC,如SU、SG等,发展也很快,在价格上很有优势。相信会在世界PLC之林中一定有其位置的
西门子PLC通讯模块CP342-5用法
本文下面对CP342-5的组态方法做一个说明,当用户需要组态PROFIBUS从站时,可以参考如下步骤:
1. 在STEP7中新建项目,并插入一个S7-300站;
2. 在硬件组态中,选择S7-300的导轨和相关的CPU模块;
3. 在硬件组态中,插入CP342-5模块,注意对应该模块的订货号及版本号;
4. 插入CP342-5的过程中,设置PROFIBUS的属性,选择PROFIBUS网络,并且设置该模块的从站地址;
5. 打开CP342-5的属性窗口,在“操作模式”标签中,选择“DP Slave”选项,这是会提示如果需要使用CP342-5实现CPU和PROFIBUS从站的通讯,需要调用DP_SEND和DP_RECV的功能块,来实现CPU和CP342-5之间的通讯。
下面介绍一下组态PROFIBUS主站的步骤:
1. 在STEP7中的项目管理器中插入一个S7-300站;
2. 重复上面的第2步到第4步;
3. 在“操作模式”的标签中选择“DP Master”选项。
1. 通过编程软件STEP7的硬件组态来实现在线固件更新
(1)根据IM153-2控制系统的固件版本,下载所需的固件文件;
(2)将下载后的固件文件解压缩;
(3)在硬件组态中选择系统中应用的分布式I/O从站;
(4)在编程软件STEP7的程序菜单中选择“目标系统->升级固件”来对固件进行编程;
(5)在对话框中选定固件文件所在的目录并进行固件下载。
2. 使用编程软件STEP7在线更新固件:
(2)将下载后的固件文件进行解压缩;
(3)将包含有编程软件的电脑连接到分布式I/O从站所在的线路中;
(4)在STEP7编程软件中打开“访问节点”视图,然后选择站地址;
(5)在编程软件STEP7的程序菜单中选择“目标系统->PROFIBUS->升级固件”来编程固件。
存放在RAM中,以适应随机存取的要求。在PLC的工作数据存储器中,设有存放输入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逻辑器件的存储区,这些器件的状态都是由用户程序的初始设置和运行情况而确定的。根据需要,部分数据在掉电时用后备电池维持其现有的状态,这部分在掉电时可保存数据的存储区域称为保持数据区。
CPU板为PLC中的核心部件,也是维修当中棘手的地方,CPU板出问题会导致PLC故障灯常亮,PLC不运行,现就CPU板各元件说明如下: 1:CPU元件: 即中央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枢。主要有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以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